发布时间:2021-09-15
晶振在应用细致起到的作用,微控制器的时钟源可以分为两类:基于机械谐振器件的时钟源,如晶振、陶瓷谐振槽路;RC(电阻、电容)振荡器。一种是皮尔斯振荡器配置,适用于晶振和陶瓷谐振槽路。
另一种为简单的分立RC振荡器。基于晶振与陶瓷谐振槽路的振荡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较低的温度系数。RC振荡器能够快速启动,本钱也比较低,但通常在整个温度和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内精度较差,会在标称输出频率的5%至50%范围内变化。但其性能受环境条件和电路元件选择的影响。需认真对待振荡器电路的元件选择和线路板规划。在运用时,陶瓷谐振槽路和相应的负载电容必需根据特定的逻辑系列中止优化。具有高Q值的晶振对放大器的选择并不敏感,但在过驱动时很容易产生频率漂移(以致可能损坏)。现今很多系统晶振时钟频率高,干扰谐波能量强;干扰谐波除了从其输入与输出两条走线传导出来,还会从空间辐射出来,若规划不合理,容易构成很强的杂讯辐射问题,而且很难经过其他方法来处置,因此在PCB 板规划时对晶振和CLK 信号线规划非常重要。
影响振荡器工作的环境要素有:电磁干扰(EMI)、机械震动与冲击、湿度和温度。这些要素会增大输出频率的变化,增加不稳定性,并且在有些情况下,还会构成振荡器停振。上述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经过运用振荡器模块避免。这些模块自带振荡器、提供低阻方波输出,并且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保证运转。最常用的两种类型是晶振模块和集成RC振荡器(硅振荡器)。晶振模块提供与分立晶振相同的精度。硅振荡器的精度要比分立RC振荡器高,多数情况下能够提供与陶瓷谐振槽路相当的精度。随着电子元件的展开晶振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功耗也越来越低。几乎一切的电子产品都会用到晶振。